English

书装艺术的可喜探索

1999-06-13 来源:光明日报 邓中和 我有话说

最近,北京地区一些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以及在京的美术院校师生的几百件优秀的书刊设计作品,集中在中国美术馆作了一次展示。这些作品包括:图书、期刊、电子、音像等出版物的封面、封套、内封及版式设计,还包括书刊的广告招贴设计及书籍插图。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王晖说:“我们在组织这次展览时就要求入选作品具有原创性、实验性、探索性,要反映出近年来北京地区的设计家们努力创造书籍装帧艺术和刊物设计新语言、新形态的成果。”

任何一种艺术都视创新为生命,而探索则是创造艺术生命的必由途径。这个展览处处洋溢着探索精神,这也是有别于其他任何一次书籍装帧艺术展的最大特色。观众注意到,展架上一些书籍和刊物的设计在形态创意上颇为新颖,已突破了固有的长方形模式,采用多侧面的立体结构,看后让人感到异常兴奋;一些书籍的外在形态,彻底摆脱了纸张的羁绊,以玻璃、金属、木头为媒质,使我们在书籍形态上感到了建筑艺术的观念;一些书籍的形态设计充满了幻想,以虚无缥缈的形式,让观众欣赏他们心中浪漫的书刊形态之梦;一些书籍的装帧设计采用了后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段,以彻底反传统的语汇,向书籍和刊物的基本设计规律挑战。在对书籍形态的探索上,艺术院校师生的作品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他们的设计不是直接为出版社服务,因此在探索时更注重纯学术、纯艺术的探讨,他们的作品不受过多的条条框框的约束,思路非常开阔,创意十分大胆。他们设计的一些书籍的形态,大大地突破了传统书籍的概念,别开生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谭平介绍说:“我们在教学中,不是简单的要求创新,而是有意识地对书籍的观念进行探索,以此展开学生的创造思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翟墨看了展览以后,把这些充满探索精神的作品提升到理论高度给予归纳。他说:“这次展览,不但有传统意义书的设计探索,而且出现了观念的书——《书之效果》把书的内文用药片代替,暗喻文字内容如人服药一样;实用的书——《真水无香》在纸杯书上印上文字,饮水后可以扔掉;游戏的书——《福尔摩斯探案集》使看书变成了破案游戏。”在不少人看来,有些作品近乎荒唐,甚至背离了书籍的本质,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作品确实大大开拓了书籍装帧的设计思路。正如台上表演的奇丽时装,如果穿着走上大街恐怕也会显得可笑,但正是这些台上表演的时装的奇特构思,启发了服装业的创新,推动着大众服装一浪高过一浪的新潮。

一些出版社、杂志社的美术编辑设计的书刊,同样充满探索精神。但是,他们的探索的重点不是表现在书刊的外在形态上,而是更多地关注更内在、更深刻的内涵。静心品味他们的作品,我们就不难发现,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与现代感上;他们似乎更想探索如何使自己设计的书刊,符合当代读者的审美心理;他们之中有的人是在追求使自己的设计既富有现代感,又能融入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有的人是在努力把书刊设计的艺术性与商业性——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要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的人是在探索将构成设计、材料设计、工艺设计三大要素完美结合,以全方位的美感来征服读者的心。

这是一次充满新意的展览,尽管其中的不少作品还不成熟,甚至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是这些大胆的尝试,无疑会给广大书籍装帧工作者的设计思路带来很多启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